另一方面,德国光伏企业Solar World于上个月又向欧盟提出申请,要求对中国光伏企业展开反倾销调查。
毕竟,光伏电站要落地,关键是并网,而自发自用又是很有前景的一个新亮点。如此多的问题,让人反思:难道这个内需市场注定要有瓶颈相随?政府为光伏业画的这个饼,也不那么好嚼?我们再度跟踪现实的最新进展,发现虽说内需市场的撬动,路还很长,但其实亮点很多,希望尚存。
字里行间里,我们似乎见着了这样二个关键点:光伏并网,分布式应用。一方面是政策力挺光伏企业打开国内消费市场,另一方面却是越来越多遭遇并网困境的建成项目。到2020年,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0GW以上,光伏发电系统在发电侧实现平价上网。同时,青海省在光伏电站建设、验收、并网发电和日常管理等方面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作为集中式光伏发电之先遣军的青海同仁,也给了我们肯定的答复。
屋顶光伏并网难问题也在凸显,据了解,有多个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均未能实现并网发电。目前非住宅光伏项目已遍布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中国西北地区日照充足、幅员辽阔,适于开发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公告称,该工程在满足还贷的前提下,以宁夏光伏电价1.0元/kWh(含税)测算资本金内部收益率为5.99%,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为5.92%。
总投资利润率和投资利税率分别为3.89%和2.01%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光伏专委会主任赵玉文对新金融记者表示。王志新表示:我们寄希望于他们的影响力和游说能力。在尝到对中国光伏企业施行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带来的好处之后,德国企业SolarWorld于7月24日向欧盟委员会提交申诉,要求对中国光伏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
欧盟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只有中国企业提供的组件产品价格最低,如果对中国企业实施双反,欧盟在该领域的支出必然要增加。现实上,光伏行业面临困境,并不只是中国一家所独有。
中国企业应该好好地利用这45天的时间,争取占据主动。第三,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战略将失去重要支撑。英利集团公共关系总监梁田说。赵玉文认为,占据世界75%的欧洲市场,并没有放弃光伏产业。
德国商务部是否受理现在还没有最后决定,可能在两可之间,但是中国企业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中国企业在《关于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实施反倾销调查将重创我国光伏产业的紧急报告》中表示。王志新称,与欧洲工会组织的交流沟通目的就是为可能的反倾销调查争取更多同盟军。这次不止是我们四家,中国的其他重要光伏企业都参与进来,可以说这是觉得全行业生死的大问题。
赵玉文表示,目前来看,预测具体结果为时尚早一切皆有可能。现在光伏行业的问题,也算是一般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整合和经济波动的结果,没什么奇怪。
工会路线留给中国企业的时间已经不多。我们邀请他们来就是要让外界知道中国光伏企业的现状,让他们亲身感受一下中国企业是否在施行倾销,英利集团宣传部王志新对新金融记者表示,这可以说是面对可能的反倾销调查实施的一种主动防御。
在欧洲工会力量十分强大,有一定的话语权。欧盟一旦立案,欧洲市场大门关闭,刚刚晋升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久的中国光伏业将遭受致命一击,光伏产业链上的百万工人将可能失去工作。代表团参观了英利集团生产车间,了解了企业生产、员工培训和工会维权等情况,对企业积极落实劳动保护措施,在全球经济下滑情况下保持员工工资较高增幅的做法表示赞赏。当前,在全球向清洁能源过渡中,希望员工继续用劳动创造绿色世界,每名员工都能体面劳动。与美国双反相比,欧盟此次的反倾销案波及面更广,涉案金额更大,给中国光伏产业带来的挑战更为严峻。保定参观之后,国际工联总书记夏兰巴洛曾表示,新能源产业为社会创造可持续利用的清洁能源,是未来发展的重要产业。
这显然不是重点,英利集团总裁特别助理陈卓针对目前光伏市场进行的发言才是中国企业最想说的。包括德国在内的欧盟市场是中国光伏企业最大的买家,取得德国工会组织的支持,被认为是中国企业的釜底抽薪之策。
8月3日商务部紧急召见了英利、尚德、天合以及阿特斯等中国光伏企业四大巨头入京共商对策,上述企业提交了紧急报告。现在世界上找不到可替代中国企业的国家。
灭顶之灾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将对我国光伏行业带来毁灭性打击。在整个光伏行业面临困境情况下,德国本土企业日子同样不好过,调查显示Q-Cells、Sovello、Solon、SolarMillenium等德国光伏企业先后倒闭。
面临生死之争,中国企业并未坐以待毙。同样,迈克尔佐默尔对中国企业积极开展工会工作以及中国英利品牌都给予高度赞赏。夏兰巴洛说。第四,国内光伏企业被迫海外设厂,造成中国实体经济外移。
他表示:日前,德国企业Solar World已提交申诉,要求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这极大地损害了中国光伏企业工人的生存权益。但这样的表示离中国企业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能够为中国企业争取游说欧盟的机会,最终使欧盟的反倾销调查消失于无形,保住自身生存的基础,才是中国企业目前最需要的。
第二,光伏骨干企业经营困难,引发关联企业破产、银行信贷受损、工人失业。研究对策,建议政府、行业、企业三位一体协调联动积极应对,成了目前中国方面最好的选择。
如果欧盟采取与美国相同的措施,那中国光伏企业将会全军覆没,业内人士表示:中国企业在这一仗中输不起。面对德国来客,中国企业似乎找到了一扇可以透口气的窗户,至少可以得到短暂的轻松。
英利集团工会主席张谦对欧洲来客发表了以快乐工作、幸福生活为主题的演讲,详细介绍了英利集团工会为了使员工快乐工作、幸福生活所做的工作。他们更关心的是,关于工资薪酬,财务报表、生产运营是否和员工共享等方面的问题。理论上,如果欧盟实施反倾销调查,中国企业将遭受四重打击。在工人权益保护上,欧洲工会组织很强硬,希望他们也能够考虑中国工人的利益。
随着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整个光伏产业已经在世界上形成了一个相对较为稳定的链条,可以说欧盟与中国在这一领域内是一种共生共享的关系,欧盟以技术研发、原材料和设备制造等为优势。不仅意味着中国光伏企业将遭受灭顶之灾,更将直接导致超过3500亿人民币的产值损失,超过2000亿人民币的不良贷款风险,超过30-50万人同时失业。
这是继美国对中国风电产品和光伏企业展开双反调查之后,中国新能源产业面临的一场更为严峻的挑战。谨慎严肃的德国人,不会轻易做出支持的表态。
8月14日,邀请德国工会来中国调研。按照欧盟的规则,在接到反倾销调查申请之后,将在45天之内作出决定,到目前为止已经过去将近一个月,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阻止欧盟施行反倾销调查成为中国企业优先考虑的问题。